鼓形齒式聯軸器軸間傾角磨損采用強制稀油潤滑后,齒面磨損大幅度降低,磨損量是脂潤滑的10%左右,循環稀油可帶走軋輥端的軋制熱量及輪齒摩擦產生的熱量,防止了輪齒材料表面許用接觸應力降低;正常情況下,不會出現斷齒現象,滿足連續軋機工作特點的要求。鼓形齒式聯軸器由于齒根處的彎曲應力較大,而且有應力集中,折斷一般發生在輪齒根部;而齒輪在傳動過程中齒根承受的是變化的彎曲應力,因而齒根會產生疲勞裂紋,裂紋擴展導致輪齒的彎曲疲勞折斷。為了避免輪齒折斷,設計時要進行齒輪彎曲疲勞強度計算和靜彎曲強度計算。采用正變位齒輪,加大齒根圓角半徑,采用方法等,都可以提高輪齒的彎曲強度。齒面點蝕又稱為鱗剝。它是潤滑良好的閉式齒輪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。在變化的接觸應力、齒面摩擦力和潤滑劑的綜合作用下,輪齒表層下 產生裂紋,裂紋逐漸發展導致齒輪表面小片脫落,形成凹坑。軟齒面(齒面硬度小于350HB)齒輪在開始出現少量點蝕后,如繼續工作時載荷適當,點蝕可能不繼續發展,稱為收斂性點蝕。硬齒面(齒面硬度大于350HB)齒輪,不可能出現收斂性點蝕,點蝕一旦發生就會繼續擴展,稱為擴展性點蝕。開始齒輪傳動,由于磨損嚴重,接觸疲勞裂紋發生后,即被磨去,因而不會發生點蝕。